祝賀陳鯤董事長獲“2018·河北十大經濟風云人物”
——履行民企時代使命讓老工業裝備制造基地綻放新光彩
大河奔流開新路,層巒竦峙爭高峰。
他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有著開放的思維和睿智創新的理念,審視全局,篤定前行,信步進入石家莊裝備制造市場。
他就是青島先楚能源發展集團董事長陳鯤。

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先楚能源發展集團董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東盟企業家協會能源環保理事會副理事長、核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陳鯤
陳鯤來自于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他秉持著艱苦創業、敢闖敢干、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企業家精神,篤定前行,闊步進入石家莊裝備制造市場。
2018年6月,作為先楚能源發展集團董事長的陳鯤,全資收購石家莊閥門一廠股份公司,利用旗下核能技術開發、核能高端裝備制造、資本運作三大板塊資源系統整合、精準對接,將優質資源和核心競爭力傾心注入我省老工業制造基地。他借助資金和管理優勢,迅速擴大中端產品產能,推動高端產品試驗檢測裝置上馬,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節能指標,為實現石家莊閥門一廠新舊動能轉換插上騰飛翅膀。去年公司實現地方稅收4396萬元,獲得石家莊市納稅百強民營企業榮譽。

入選2018·河北十大經濟風云人物
提升核能高端裝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石家莊閥門一廠創建于1954年,是原機械工業部閥門行業定點企業,曾榮獲國務院重大裝備領導小組表彰,是省級先進企業和省級科技先導型企業,有著輝煌的歷史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淘汰落后產能,培育企業發展新動能勢在必行。
陳鯤的到來,必將為石閥一廠老工業制造基地帶來歷史性的嬗變。
他憑借集團在國內外市場多年積累形成的渠道優勢,推動石閥一廠的閥門類產品在核能、海工、軍工領域的多個細分市場占有率迅速增長,成為閥門行業2018年度倍受矚目的明星企業;借助集團在耐輻射、特殊作業機器人、核級通風制冷設備和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研發優勢,使石閥一廠形成聚合國內外大院大所院士級別研發團隊的虹吸效應。由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團隊與石閥一廠聯合開發的耐強輻射機器人項目已被正式列入中國和烏克蘭政府間十大科技合作項目;收購后僅僅三個月,石閥一廠依托母公司新組建的技術團隊就完成了先楚集團核心產品CRDM風機的工藝驗證,日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AP1000三代核電站水下中子測量指套管更換裝置的工藝設計、國家四代實驗快堆7個專用核心裝置的技術方案設計,而這些都是確保國家新一代核電站安全運行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他帶領石閥一廠技術團隊,全面對接核工業領域技術前沿,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迭代高端技術。目前,該集團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夠自主設計、制造強輻射環境下機器人并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
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通過引進、吸收、轉化,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升核級風閥制造水平,打造核能高端裝備國之重器,積極參與國家新能源項目建設。 幾年來,公司承擔了國家核電重大裝備國產化專項——“核電站專用系列風閥國產化”項目建設,投資1.95億元建成了核級風閥制造基地,研制了系列化替代進口的核級閥門產品。項目建設獲得了石家莊市優秀建設項目獎和國家能源局頒發的階段成果獎。公司的核電風閥產品已替代進口應用于我國所有建設的核電站。近年來又率先研制了第三代、第四代核電站核級風閥,為三門、海陽、石島彎核電站提供了大量優質產品,并獲得河北省優質產品榮譽。
擔當民企時代使命,致力軍民產業融合
陳鯤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探索軍民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大膽創新,不懈努力,強化人才、技術等基礎能力建設。他借助集團在軍民融合領域的布局,承擔國家民參軍項目和軍民協同研發課題,并同時開展科研成果產業化,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將石閥一廠打造成為先楚集團的裝備制造基地、軍民融合產業基地。
2018年為國家核軍工行業研制了300余臺特種產品,由于任務重、時間緊,國家國防科工委要求公司必須按期交貨,省國防科工局領導到公司督查質量和進度情況,公司經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國家重大項目產品交貨。2018年公司被授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重要貢獻參建單位”的榮譽。
公司作為大型閥門專業研制生產企業,產品包括閥門、通風、制冷、凈化等系列,是國內焊接閥門的首創單位,曾為國家核軍工重大技術裝備研制作出突出貢獻,負責起草了多項產品的國家標準,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是大口徑閥門的生產科研權威企業。同時,公司建有閥門研發及鑒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石家莊市閥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項產品榮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抓住歷史發展機遇,蹄疾步穩布局海外市場
行程萬里,不忘來路。
陳鯤積極致力于國際間合作,一方面大力引進新興戰略領域的世界領先技術和高端研發機構,另一方面又努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中國產品市場、釋放中國產能存量、促進國際資本融合。他投資6500萬美元與烏克蘭國家核安全局、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核安全問題研究所合資成立中烏先楚核能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核設施安全技術和退役技術29項,均填補國內空白。與中廣核國家重點實驗室、728院聯合研發承攬海內外重大項目的集成模塊,打造出流程一體化、閉環相契合的涵蓋核電站建設、運營、技術改造、退役全生命周期的技術鏈、產業鏈、服務鏈“三鏈合一”。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單晶體研究所、鋼鐵研究所合作,引入人工晶體材料生長技術、新型金屬覆合材料工藝,解決國內在軍民融合領域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閥門、核級通風制冷設備、特殊作業機器人等高端裝備推向國際市場,并積極探索在人才聚集區建立國際研發中心,在政治穩定、市場前景良好的國家和地區建立本地化銷售和服務公司。他抓住用好“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蹄疾步穩全面布局石閥一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
近年來,公司積極爭取對外合作,取得了出口歐盟的CE產品認證,產品先后供給德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烏克蘭、土耳其、沙特、越南等國家,并先后與俄羅斯、烏克蘭相關企業洽談科技合作項目。實現業務出口1.2億元,簽訂科技合作合同3000萬元。特別是2018年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國家核安全局合作申報了中國-烏克蘭政府間科技例會交流項目《壓水堆核電站安全升級與延壽關鍵技術合作研究》。通過科技合作,引進了一支經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錘煉的國際知名核安全科學家團隊,拓展了公司核電領域的業務范圍,也在核電后期處理科研領域填補了國內實戰經驗不足的空白。